资源描述:
课题人教版 八年级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由“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构成。2.教材利用滑板车这一学生喜爱的运动把同学们带入了课题。3.“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应巧设实验、多举实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惯性。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具和学具1.多媒体课件;铁锤;茶杯;白纸2.小钢球、斜面、光滑木板、毛巾、棉布、直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回答问题复习相关知识引入课题1.演示滑板车图片,提问滑板车的玩法。观察、思考。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课题。进行新课(一)阻力对运动的影响1.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2.演示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二)牛顿第一定律(三)惯性1.惯性(1)物体的惯性(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3)惯性的利用和防止1. 利用课件播放图片以及视频,展示问题问你认为谁正确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6页有关内容,利用课件展示问题问你赞同谁的观点3.演示阻力对运动的影响(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7页有关内容,认识实验器材,了解实验要求。(2)提出问题,演示并讲述为什么要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各小组评,选出最合理表格(4)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5)讨论与交流毛巾和棉布,木板表面上运动的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小车在木板表面比在棉布表面运动的远,说明了什么如果把表面换成玻璃表面会怎样假如有一个特殊的表面,小车在上面运动时,不再受到阻力,小车将怎样运动6.老师(1)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它会运动起来吗(2)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它的运动快慢会改变吗为什么它的运动方向呢物体将怎样运动7.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7页有关内容,总结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8.思考、讨论、讲述(1)不受力的物体能运动吗怎样运动(2)不受力的物体在什么情况下静止什么情况下做匀速直线运动(3)牛顿第一定律能从实验直接得出吗是怎样得出的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科学推理)(4)为什么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9.老师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快慢和方向一直运动下去(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如果物体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将不改变,是“谁”让它运动状态不变的(它自己)10.演示(1)快速拉动茶杯下面的白纸,茶杯不动,说明了什么(2)向前行驶的汽车突然停止,驾驶员向前飞出,问说明了什么11.总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12.播放公交车启动、刹车时的图片,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13.理解惯性 以及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14.播放视频或图片(1)跳远运动员助跑;(2)紧固锤头。问跳远运动员为什么要助跑为什么用图示的方法能紧固锤头(3)雨雪天气汽车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15.指导学生观看“汽车安全带”,了解乘车安全的重要性。观看、讨论、回答。阅读、讨论、猜想。阅读、合作设计。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讨论、交流、思考、回答。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思考、回答。思考、讨论、回答。聆听、思考、回答。聆听、思考。思考、回答,举例。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经验进行学科猜想。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是科学探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学习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学习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定律的含意。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需要,学习从已学知识中挖掘新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惯性。学习惯性的利用和防止。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主要内容(一)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二)牛顿第一定律(三)惯性总结、思考。及时总结在知识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使知识内化形成学生的能力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1)课本第19页,第1、4题;(2)课时练2.课下作业课本第19页,第2、3题完成作业。巩固、拓展所学知识板书设计第八章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阻力对运动的影响(三)惯性1.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1.物体的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演示阻力对运动的影响。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二)牛顿第一定律3.惯性的利用和防止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1)利用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防止教学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