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入情入境,引读促思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礴、崖、丸、岷”四个生字,理解“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深情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幻灯片,伴着旋律,师介绍时代背景,生齐读课题。2、看题,谈发现。预设“七律”、“间隔号”(设计意图揭题导入,介绍长征;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诗句。2、读出节奏。学生读师生合作读(设计意图从读准字音到读好节奏,要求步步提高。师生合作读,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三、读懂诗意1、出示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尽开颜、等闲词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2、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联系前后词语意思、查资料、工具书等方法弄懂生字词的意思,并引导将此方法学以致用。四、紧扣诗眼,谈初步体会。1、要求学生找出能概括全诗意思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围绕这句诗谈谈读懂了什么抓住词语谈感受。预设(板书)a、难(远征、万水千山)b、不怕难(等闲)3、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并简介。4、长征有多远,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袋”来学习。5、学生找出“万水千山”在诗中的体现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6、生汇报,师简笔画体现(五岭、乌蒙山、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五、入情入境,品读全诗(一)出示要求自由读诗,用横线画出体现远征难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体现红军不怕困难的词语,并谈谈你的体会。(二)生读诗,同桌交流,师巡回指导。(三)全班交流。预设一逶迤。 1、指名一生谈对“逶迤”的感受。2、师补充描述逶迤的五岭山,引导学生朗读。(读出连绵不断的山的样子)3、师引导学生想象翻越五岭山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4、引导体会红军精神。(不怕困难、乐观)5、引导朗读,读出翻山困难和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6、引读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预设二磅礴1、 指名一生谈体会。2、 (课件出示乌蒙山图片)乌蒙山海拔三千多米,你会想到用哪些词来形容引导学生用朗读展现乌蒙的气势磅礴。3、 引导学生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出翻山之艰难和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强烈对比。(男女生配合读)4、 小结,引读中心句。预设三拍1、指名反馈,体会金沙江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金沙水拍特点。3、通过讲“巧渡金沙江”故事,让学生体会“暖”的意思,并引导朗读。预设四铁索1、 出示图片,让生描述站在铁索桥上的感觉,并引导读出这种感觉大渡桥横铁索寒。2、 借助视频“险渡大渡河”来体会“寒”(战争的激烈、残酷)3、 引导学生读出“寒”的意思。4、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读出“暖”和“寒”的强烈对比。5、 小结(借助板书不怕困难、乐观的精神)6、 引读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预设五千里雪。1、 指名交流,透过“千里雪”谈远征难的体会。2、 引导学生体会红军战士是如何面对过岷山的态度。(喜)3、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读出即将胜利的喜悦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4、 小结,引读中心句。(设计意图透过远征难且不怕,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钻研文本的空间,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体会。)四、诵读全诗、升华诗情。1、再悟 “长征精神”。这就是红军长征的精神,红军用长征精神告诉我们什么是奇迹,告诉我们谁才是真正的英雄。2、配乐诵读,牢记长征精神。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背诵这首诗,把长征这座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牢牢地立在心中。3、教师寄语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中能够发扬长征精神,不惧挫折、勇往直前(设计意图以背诵的方式进行小结,以寄语的方式让语文走向生活。)五、课堂延伸。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出示毛泽东像)他用诗的语言再现了长征的壮举。毛泽东在长征途中还写了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忆秦娥娄山关等诗作,希望大家课后再去读读毛泽东的其他作品,感受他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认识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一生的启迪。)【板书设计】副板书 乌蒙 岷山五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江 大渡河正板书25、七律长征 不怕困难 等闲(平平常常) 乐观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