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5《图形的全等》教案(陆老师四川县级优课).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5《图形的全等》教案(陆老师四川县级优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5《图形的全等》教案(陆老师四川县级优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5《图形的全等》教案(陆老师四川县级优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9 -华师版数学七(下)10.5图形的全等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图案的完全重合,理解全等图形、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2、技能目标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观察图形的能力;能找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顶点和对应角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图形的欣赏与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体会数学图形的直观美,会利用图形全等解决问题。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等图形的性质。 难点经历观察、发现、实践操作和交流等过程,探究全等图形的性质。 关键通过观察、猜想、分析、交流等活动,从而探索出全等图形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对新事物比较敏感,通过轴对称、平移、旋转教学的实施,学生已具有一定探索学习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但是一下子要学生从直观的图形去概括出抽象图形全等的概念这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体现学科素养及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我指导学生一要善于观察发现、类比猜想,二要勇于探索、小组交流。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引导法,探究法,演示法,类比法,讨论交流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PPT)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过程(一)、回忆巩固、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知识----三种基本变换及特征。1、我们学过哪三种基本变换(也叫做运动)2以上三种基本变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3、如何判断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完全相同(二)、情境导入、观察猜想通过PPT动态图直观感受,得出全等图形的定义。1、观察-温故知新通过三组图片的直观演示、体会图形的完全重合及初步感受对应关系。2、 观察、类比、猜想通过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动态图演示,理解全等图形的定义。3、定义的强化通过以下练习加深学生对全等图形的定义的理解(1)课堂议练---把全等图形进行对接连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一张像纸冲洗出来的10张1寸像片是全等图形;我国国旗上的4颗小五角星是全等图形;所有的正方形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面积一定相等.A.1个 B.2个 C.3个 D.4个(3) 质疑探究、获取新知1、通过PPT对四边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的动态演示以及定义的类比,得出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定义。2、介绍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寻找办法。(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 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 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 对应角;(4)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 对应边,最小的边是 对应边;(5)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对应角,最小的角是 对应角;3、解释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4、通过图形的直观类比,得出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四)、熟悉新知、课堂示导。师生密切配合、共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强调书写格式。如图,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至DEF,A80, B60,求F的度数。(五)、应用新知、课堂议练。(师生共同进行)判断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六)达标监测、查漏补缺。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评讲补救。1、连线,找出全等图形2、判断(1)两个全等图形一定能够完全重合。 ( )(2)两个全等图形,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 ( )(3)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夹的角一定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也一定是对应边。( )3、请指出各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说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4、已知ABCDEF,ABC的周长是40cm,AB10cm,BC16cm,求DF的长度。EA5、如图, ABCAEC, B30,ACB85,求出AEC各角的度数。CB6、如图,已知ABC沿BC翻折后,得到DBC。ABC和DBC有什么关系若ACD110,A100,求ABC的度数五、树状结构式的知识小结师生互动、总结本课知识点。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加以补充。六、课后作业、拓展提升1、如下左图,已知ABDACE, 且145,ADB95,则 AEC ---------------- C ---------------- .2、如下右图,已知ABCDFE, 且AC与DE是对应边,若BE14CM, FC4CM,则BC ---------------- .3、如图,ABCEBD,问1与2相等吗若相等请证明,若不相等说出为什么 教学反思本课内容符合现行课程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充分融合,这节课从引导学生观察PPT动态图入手,感知全等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表象到内在,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递进展开,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最精彩的表现应该是高明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9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