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授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受力面垂直。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3、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公式和单位, 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加强对转换法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能够把具体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体会认知的飞跃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把同学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并引导学生尊重生活、尊重自然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探究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决心。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得出结论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演示、讨论、讲授学法引导通过古代演示气球在不同受力面积上出现不同的情境引入课题,再通过压力的定义及其三要素和产生原因,引出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继续引出压强的公式、单位、物理意义,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生活中简单的相关现象。教具应用气球、牙签、规格相同的海绵、规格相同的砖块、PPT渗透法制教育交通法规定(第五十四条) 机动车载物不得超过机动车行驶证上核定的车载质量教 学 过 程引入课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 演示气球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不同时,气球出现了不同的形变效果。2、 学生利用笔或直角三角板进行试验。(PPT)提问1、 为什么气球形变了2、 你的两个手指形状变化了吗为了能够探究这一问题,我们今天来共同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课题教学一、压力实际上,气球、手指不仅受到了重物的力的作用,气球、手指对牙签或重物、手指也产生了力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垂直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F)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学案上画出A物体对水平地面、斜面、墙面的压力及A物体的重力示意图AAAF 引导学生简要地对压力与重力做比较有刚才的演示试验,同学们亲自动手试验,压力相同时,但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一样。请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猜想(由学生完成) 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PPT展示实验器材) 思考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需要哪些器材(海绵、砖块或小桌子、钩码) 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这叫 什么实验方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转换法。) 此时,我们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出现了两个猜想,那实验 中该采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5)分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学生活动由学生上台展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PPT回顾展示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三、压强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物理学中,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的概念。请看 (1)物理意义反映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压力(F)与受力面积(S)的 比叫做压强 P。 (3)公式P (4)单位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帕斯卡,所以就用帕斯卡作为压强的 单位,简称帕,符号Pa。压力F的单位为N,受力面积S的 单位规定为m2。则1Pa1N/m2 。 (5)例题讲解(PPT) (6)测一测自己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五、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标题简要地小结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受力面上的力。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 2、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 效果越明显。三、 压强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到的压力(F)与的受力面积(S) 的比叫做压强 P。 2、公式P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m2 。 4、例题(PPT)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