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节 做功了吗(第1课时) 整体设计说明 本课由生活中大量实例建立模型,引出功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只有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时,该力才对物体做了功。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了解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教材分析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间的转化都与功紧密相连,而且功的计算能够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即能量的转化提供分析的基础,因此该节内容很重要。教法建议本课有两个内容1、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在实际应用中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很多学生对于功的计算只关注力和距离,而忽略了物体移动距离是否沿力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2、能正确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出一种模型,即物体在受到力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力才对物体做了功,让学生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功的概念,使思路清晰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受力分析、力的测量、判断物体的移动距离及其测量方法已经了解,但往往对两者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并不清楚;常导致功的计算产生错误,本课通过对大量生活实例的归纳,及实验测量,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习功,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的理解。学法引导放手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动手做实验,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别三种不做功的情况。(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单位。2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做功难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实验器材教师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刻度尺1把、钩码一盒、滑轮、细绳及铁架台学生器材每组2人一套共22组弹簧测力计1个、刻度尺1把、钩码一盒、滑轮、细绳及铁架台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约5分钟)1、使用杠杆有几种分类2、为什么省力的杠杆费距离,省距离的杠杆费力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二、新课教学(一)、怎样才算做功 (约8分钟)【活动一】怎样理解力学中的功结合课本自学第一部分内容认识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思考物理学中的做功有什么条件1、 学生理解机械功 2、 概括机械功的两要素 , 。来源学科网ZXXK【活动二】做功了吗提出问题怎样才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对物体没有做功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静止不动,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2、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也在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即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为零,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4、物体水平方向运动,重力不做功。明确一点没有力做用在物体上,就没有功,即不劳无功教师在物体学中,把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叫做功。(板书功的定义)教师由定义可知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必须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二)功的计算(约6分钟)教师通过以上的体验活动,大家知道了功是有多少之分的,且功的多少与力的大小及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多少都有关。物理学中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1、板书功的计算公式WFS教师介绍功的单位及焦耳科学贡献。2、板书功的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进行人文教育,并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为了科学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教师请大家想想,刚才所举的事例中,另外三种情况为什么没做功呢学生1第2种情况物体受力但没移动距离。学生2第3、种情况物体受力也移动了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三种不做功的情况。【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刚刚建立的功的概念,反推不做功的情况,强化学生对于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的理解。【活动三】实验探究学生活动(约5分钟)测量做功利用器材设计实验测量直接用手提起两个大钩码上升10cm所做的功; 用动滑轮提升两个大钩码上升10cm所做的功。要求 (1)讨论设计实验方案(2)选择实验仪器(3)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并根据方案选择仪器,设计数据表,然后进行实验。教师请大家在实验时必须沿力的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并正确记录实验数据。【设计意图】学会设计实验数据表格,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小组内互相合作,完成实验与分析。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及仪器,并设计数据表,如下表弹簧测力计示数F/N钩码上升的距离S/m做功的大小W/J做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仪器并动手实验,练习设计实验数据表格。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1.本节的学习用到了哪些方法2.什么是机械功做功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功的公式四、课堂例题(约6分钟)五、达标测试(约12分钟)学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一线课堂P60【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以及达标测试演练、课后作业等方式,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考核评价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2定义物体受到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的乘积二、功的计算1公式WFS2单位J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