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3《做功了吗》教案(李老师贵州省级优课).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3《做功了吗》教案(李老师贵州省级优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3《做功了吗》教案(李老师贵州省级优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叫做功;2.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怎样才算做了功;3. 会根据功的公式计算功的大小,能估测生活中常见的功;4. 培养学生利用“关键词”理解概念;5. 让学生能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生活;6. 增加对生活中的物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提问、举例、归纳小结、讲练结合等。主要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复习提问已经学习了的简单机械的特点(省力还是省距离)2.功的概念的引入由学生对本节标题中“功”这个字的理解和认识与学生自主学习后得到的教材上的定义作比较归纳出“功”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功”的概念)二.新课教学引入物理是研究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活中的几个例子(结合ppt上的事例进行教学)提问上述的实例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有力的作用,而且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时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老师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一定的成效,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那么我们教材中是如何定义“功”的呢1.什么叫“功”定义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work),用字母W 表示。过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朗读遍“功”的概念。启发学生找出并注意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列举生活事例,结合ppt 启发学生小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发现常见的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过渡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现在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必要”两个字如何理解(必要,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做功)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学生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实例)A.有力无距例如用力推汽车没推动;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起;举重运动员举重是杠铃在空中停留三秒等。B.有距无力例如运动场上的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等。C.垂直无功例如提着水桶匀速水平前进,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重力没有做功等。课堂练习一(分析做功与否)一是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二是ppt上的练习题。过渡现在我们再来背诵一下功的概念,你能从功的概念中找出计算功的方法吗4.功的计算功力距离公式WFS单位Nm,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我们赋予功一个专用单位焦耳。强调物理是和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即要求我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例如长度、体积、速度等,而这些量大家相对比较熟悉,今天我们刚学习了功,而同学们对功这个物理量的认识应该说还比较模糊,那么我们又如何估测做功的多少呢请我们一起来看图,看看能不能找出估测功的技巧课堂练习二一是估算我们上楼时得对自己做多少功;二是ppt上的练习。课堂小结作业198页2、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