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授课教师课程名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科(版本)部编人教版章节第三单元第八课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 整体设计思路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节课是以人物为线索,即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贡献及评价进行探讨。“革命”是孙中山一生的事业。孙中山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而任何革命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孙中山本人为什么会成功的领导这场伟大的革命,他的威望是如何树立的,跟他的成长经历有无关联,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他而不是别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如何形成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们学习第九课辛亥革命作了很好的铺垫。以人物作主题,本节课的设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章节印象中山,了解孙中山的成长经历,感悟历史人物的选择与其成长背景的关系。第二章节探寻足迹,了解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这一章节,学生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史料,按照事件发展的脉络,理清楚相关的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体会孙中山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他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以及三民主义对后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大影响。第三章节追忆先生,走进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这一部分,以陈天华等人的名言警句作为线索,学生通过朗读革命先烈的话语,体悟革命党人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教材分析本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在部编人教版教材中属于新增的内容。本课承接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经历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又一次走上了探索的道路,而这次探索也使人们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斗争手段彻底的发生了变化由改革走向革命。同时,本课又开启了第九课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准备,孕育了革命的诞生。由此可见,本课在教材的编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学目标关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部编版)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结合学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与技能依时间的顺序,初步了解孙中山的早期活动、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的提出、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法,认识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通过视频及图片资料,了解孙中山和革命志士们的革命活动,掌握三民主义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追寻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同盟会的成立与三民主义教学难点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地位解决重难点措施通过补充适当的材料、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背景、纲领等细节。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帮助学生解读三民主义的内涵,了解三民主义的意义。在讲述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中,注意补充孙中山所处时代的背景和孙中山的经历,结合故事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作为革命先行者的独特意义。教学方法我将在教学中采取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引导探究式课堂教学以图片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视频插入法,加深学生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师生互动的活动式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以史料分析法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用合作探究法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归纳总结法让学生用表格归纳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消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还有比较浓郁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孙中山及相关的事迹都有所了解,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感知到理性思考的过渡时期,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课的设计,就是企图利用大量的材料、故事素材和问题引导,让学生神入历史,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去看待历史、理解历史,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从而培养辩证的、批判性的思维。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分析导入新课 在我们沈阳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有很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位于和平区的一个公园中山公园。从名字的命名,我们不难发现,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同时,在公园里还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和一座孙中山先生的纪念馆。为什么人们要以这么多的形式来纪念他,他为我们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什么重要贡献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八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入中山公园的相关图片 以学生身边的公园作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第一章印象中山我所了解的孙中山 以学生自学为主,快速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即人物档案和人物扫描通过孙中山早期履历表的填写,让学生以时间为节点初步认识、归纳孙中山一些经历、人生的一些转变及早期的革命活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问题设置孙中山的早年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青年时代的孙中山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学生总结受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先进开放。走上从医人到医国的道路。 第二章探寻足迹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至此,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为接下来的讲述作了很好的铺垫。兴中会的成立广州起义惠州起义 以兴中会的誓词引出兴中会的成立,重点强调对“鞑虏”二字的理解。为了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目标,他随即领导了革命活动广州起义。我们也追随者他的脚步,体会过程的艰辛。 以大量的史实来证明当时的真实情况,体现历史教学的特点论从史出。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出现 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更能充分理解革命党人的选择。 同盟会的成立与三民主义 学生活动假如你是一名参与了同盟会成立大会的中国留学生,你将如何向你身在国内的好友通报这一事件呢(信件内容包括成立时间,地点,组织基础,政治纲领,领导机构,机关报等大会重要决议) 以书信的形式,让学生有角色代入感,能够牢固掌握同盟会成立的相关概况。播放音频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学生根据孙中山本人的讲述,来总结概括三民主义的内涵这部分为本课的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这时期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了一种思潮,知道孙中山的革命目标,认识孙中山会汇聚革命力量、提出科学理论指导作出的努力。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意识。三民主义的深远影响这一部分强调的是三民主义的深远影响。学生通过材料,来理解,在百年以后的各个时期,依然指导着中国的前进。第三章追忆先生走进革命先烈的精神世界见字如面列举陈天华,邹容,陆浩东的珍贵语录,找同学来朗诵,体会英雄人物的情感。以“畅言”的方式,让学生学而有悟、学而有获,使学生的情感有所升华,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有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点题,并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主题“革命先行者”。板书设计小结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三民主义”,矢志不渝、百折不挠,中山先生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的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催人泪下的奋斗历程,穿透了百年的时光,依然振聋发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