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0《纸的发明》教案(吉林省级优课).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0《纸的发明》教案(吉林省级优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0《纸的发明》教案(吉林省级优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0《纸的发明》教案(吉林省级优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难点抓关键词语体会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理解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和意义。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回顾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我国的四大发明,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国悠久的历史之中,一起去欣赏蔡伦造纸的故事吧。(二)梳理文章脉络关于纸的发明,作者用了5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这伟大的造纸术,你能简要概括下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吗师板书。观察每一段里,都有关于时间的词语,你发现了吗,这我们跟随着这些年代时间,走进历史的长河,一起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圈出每个自然段中人们是用什么记录文字的并用 画出它们的特点。2、汇报交流学习第2自然段A、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图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青铜文(图片),你觉得这种记录文字的方法怎么样学生说说它们的缺点。B、后来,人们用什么来记录文字竹片,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很不方便,哪里不方便插入“学富五车的故事”,拓展形容读书多学问高的词语,读,积累。 C、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但是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师看,这就在几千年之前人们记录文字的方式,那时候没有纸,但是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记录,并发明了这种从无到有的记录方式,这叫“创造”(板书)在这段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提取几个时间的词语来帮助我们学习,后来再后来,我们可以顺着这些时间顺序的词语来总体看下,虽然每种材料都存在很大缺点,但是通过改变某种做法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好的发展,这叫做“改进”。(2)学习第3自然段师我们了解了几千年前人们记录文字的方式,接着我们一起来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看看人们对于文字记录的方式又有什么改进出示第3段,“麻纸是什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用于书写的纸粗糙的麻纸已经出现了,改进之处在哪”生总结,师板书。(3)学习第4自然段。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在不断探索创造,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代,你知道人们用什么记录呢生继续汇报历史上轻便又好用的纸终于出现了,谁来读一读蔡伦伟大的造纸术。在这段文字里,作者用了精练而准确的动词把纸的发明过程清楚表达出来,大家一起依次找出动词,读,师读,生表演,你觉着这些动词的顺序能换吗为什么这种写法叫做言之有序。纸的制造过程就是这样有步骤有顺序的完成的,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造纸术吧,这比西汉时代的造纸术又有什么改进之处呢这就是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的造纸术,纸的发明并不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累积的结果,蔡伦的造纸术就这样传承下来了,如果用关联词语来表达这句话的意思,你会吗因为所以(4)学习第5自然段它对社会的影响如何呢生读最后一段,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我们为祖国拥有这样伟大的造纸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吧。(四)总结本文写作特点,布置练习作业。师总结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可以抓关键词语,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可以用关联词语,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读懂课文了。布置小练笔,课后完成。让大家都来当一个小作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录你平常手工制作的过程。(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我们现代人研究出来的纸越来越多了,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纸张,这说明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同时也是祖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2纸是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发明,还有很多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想去了解下吗课件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3齐读一首传统文化的小诗。五、板书设计10纸的发明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创造) (粗糙) (改进) (传承)言之有序 --------------中国传统文化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