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海洋与陆地 教案+教学反思.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海洋与陆地 教案+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海洋与陆地 教案+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1海洋与陆地 教案+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自然界的水1. 海洋与陆地【教学分析】本课是四下第二单元的第1课,这一课通过观察地球仪引出问题“为什么人们说地球是个蓝色星球”,引导学生在信息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将探究过程和结论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这一课的探究主要是通过资料的查阅、整理、分析来完成的。“表达交流”是本单元着重训练的探究要素,对信息的信息和处理的过程是表达交流的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会通过关键字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标注、摘抄,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表格或图形化处理,使之更直观。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经历过与同学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活动,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对“表达交流”能力目标进行中级训练。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和结果,本单元则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讲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对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了明确的要求。【教学目标】 1. 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2. 能采用标记、表格、涂色块等方法筛选、整理、分析关键信息。3. 学会制作比例图,并能将比例图用作一种表达方式。4. 懂得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在综合分析自己和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教学难点学会制作比例图。【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地球仪、彩色笔、资料卡。 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室)。【教学过程】一、观察提问师 (出示太空拍的地球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为什宇航员从太空中拍到的地球像个蓝色星球呢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仪上的海陆分布情况。(生分组观察,分析交流,学生认识到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二、处理信息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海洋与陆地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把资料拿出来,找出能支持你们刚才观点的关键语句,画下来,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生小组合作学习)师老师这里有个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的表格,我们来填填看。陆地与海洋面积比例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原来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陆地面积占了29。如果把地球展开来变成一张地图,我们看到涂了色块的都是陆地,请同学们用蓝色彩笔给海洋区域涂上颜色,感受一下71和29的差异。你还能想到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地球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吗(生涂色、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师来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表示海陆面积比例的,哪种方式更准确、直观呢(生展示交流作业,学生互评)三、得出结论师通过收集、处理信息,我们发现了什么生地球可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水球。生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海洋把陆地都包围起来了。生地球超过一半以上都是海洋,海洋是蓝色的,怪不得从太空中看地球就像个蓝色星球。四、表达交流师今天我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科学探究,和以往的探究有一点点不同。我们来交流一下是怎样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在同学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专心倾听,有哪些是你赞成的或不赞成的,记下关键词句,等汇报结束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汇报时请用上以下句式(PPT展示)我今天对_______________进行了探究;我的探究步骤是_______________;通过探究,我发现_______________。我汇报完毕,请问同学们对我的探究过程和结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吗(生进行汇报交流)【教学反思】本课知识点非常简单,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个是表达交流的能力。相对而言,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要求也还比较简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已有记录课堂笔记、阅读批注的习惯。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展示海陆比例,发挥学生创意,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学生会运用以前学过的曲线图、柱状图,数学课学过的方格图等形式来表示,也有个别学生用圆饼图。通过交流,学生学会了更多的信息处理方式。对于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我搭建了一个脚手架,让学生用一定的句式表达,目的是让学生表达准确、完整,也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与交流。有了这样的句式提醒,学生在交流时思路更清晰,其他学生倾听的专注力也提升了。【总结点评】本课知识点较简单,如果教师只是把教学目标放在知识达成上,学生会觉得课堂索然无味。但教师很好地把握了两个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处理信息能力方面,设计了用自己的方式对海陆比例进行表示并进行展示交流的环节,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对表达方式的评价交流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师提供一个表达句式,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脚手架,有了句式的指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表达的要领,从而能够把探究过程和结果清晰、完整、正确地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