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3珍贵的淡水资源 教案+教学反思.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3珍贵的淡水资源 教案+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3珍贵的淡水资源 教案+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新版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3珍贵的淡水资源 教案+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珍贵的淡水资源【教学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到淡水资源的珍贵,二是让学生学习制作知识小报,利用知识小报全面、系统、准确地表达探究结果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教学目标】1.认识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用得较多的是淡水。2.认识到淡水资源在地球水资源中所占比例小,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且分布不均匀。3.体验建立地球上水资源比例模型的方法。4.学会制作并使用知识小报进行表达交流。教学重点认识到淡水资源在地球水资源中所占比例小。教学难点体验建立地球上水资源比例模型的方法。【教学准备】材料准备资料卡、水槽、烧杯、量筒、针筒、卡纸。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认识了陆地上几种主要的水体类型,也了解到除了海洋中的水是咸水,陆地上也有咸水。看来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都是咸水,那么我们平时用得较多的是咸水还是淡水呢请同学们讨论完成教材上的表格,这些活动该选择淡水还是咸水(生小组讨论)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生洗衣服、灌溉农田、锅炉用水我们选择用淡水,因为用咸水怕衣服晒干了以后有结晶盐出现在衣服上(笑)。灌溉农田,我不太确定,如果用咸水,太咸了植物可能无法生存吧,不是有盐碱地种不了庄稼的说法吗锅炉用咸水,会结垢,对锅炉有腐蚀作用。喝水、做饭我们认为两个都可以,平时我们炒菜煲汤也是要放盐的,如果用咸水不就不用放盐了吗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所有的都应该选淡水。我们做菜煮汤虽然也放盐,但妈妈总说要少盐少油身体才健康,用咸水,肯定对身体不好。师我们先要来认识一下咸水和淡水的区别。在科学上,淡水是指每升水含盐量小于0.5克的水,也就是说,淡水并不是我们想的不含一点盐分,只是含盐量很低。溶解有更多盐类物质的水是咸水。我们可以自己尝试配一杯海水尝尝看。(出示实验指南将3.5克食盐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品尝一下“海水”的味道)(生分组实验)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海水”的味道怎么样生太咸了,没法喝。生太咸了咸得发齁了。师(笑)从同学们一个个皱眉的表情可以看出“海水”的味道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好实际上,真正的海水除了食盐还溶解有很多种其他无机盐,比我们配的“海水”还要难喝。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一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用尝的方式进行观察实验。尤其是实验室里的物品,未经老师允许都是严禁品尝的。今天的盐和水都是老师特别准备的可食用的,用了干净的杯子,所以才能让大家品尝。现在同学们会选择咸水还是淡水来喝水、做饭呢生淡水二、搜集证据师看来,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中,都是使用淡水为主。淡水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那地球上的淡水能满足人类需求吗让我们来收集关于淡水资源的信息,看看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多少与人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在整理信息时,还要思考一下用哪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便捷地整理和分析信息。信息整理好后在小组分享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师请各小组将学习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交流。(生带着资料上台分享,师协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资料呈现给全班同学)生我们阅读了教材上的资料,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13.6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约3500万立方千米。乍一看,我想,哎,淡水挺多的呀,3500万哦而且是立方千米,不是立方米哦再接着看目前能用的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这0.26是多少呢我大概算了一下,差不多有353.6万立方千米,我觉得这也挺多的呀,我看资料说中国最大的青海湖,一望无际,里面能装73.9立方千米的水。那等于47800多个青海湖呢那可以容纳多少人在里面游泳呢师这位同学用了类比,人类可利用的淡水量353.6万立方千米,光看这数字我们还很难知道有多少,但是用我们熟悉的青海湖来比较,就比较形象了。还有谁来说说。生教材上说人类可利用的淡水量有353.6万立方千米,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浅层地下水。我们知道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因此很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地下水了。我们查了资料,地球上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量只有总淡水量的0.3,也就是10.5万立方千米,只相当1400个青海湖里的水了。如果和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比起来,真的是少之又少。我看到这样一份资料,说如果把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看作是一桶水,那么地球上的淡水总量只有其中的一碗水,而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包括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才只有其中的一勺而已,而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就更微乎其微了。所以我觉得淡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是稀缺、珍贵的。师你这类比不错,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来尝试做一个模拟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1000毫升水模拟地球上水的总量。再从中抽出1000毫升的2.5也就是25毫升模拟淡水总量,再从淡水中抽取25毫升的0.3也就是0.075毫升模拟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总量。(生小组实验)师做完实验有什么感受生哇,原来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在地球水资源中占的比例真的是太少了生 0.075毫升真的很难抽取,也就只是很小的一滴水了。师是的,1毫升水大概有20滴左右,也就是说1滴水有0.05毫升,0.075毫升只相当于1.5滴水。1.5滴水在1000毫升水中占的比例,就是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在地球总水量中所占的比例。生虽然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但是相比之下,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确实太少了。生难怪教材上说目前世界上已有超过一半的陆地面积、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呢,有20多亿人饮水困难。生那是因为有的地方是沙漠,他们国家没有江河湖泊。我们国家就不缺水。师我们国家真不缺水吗那为什么会有南水北调工程呢生我们国家有些地方水资源丰富,有些地方也缺水。师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我国淡水资源分配情况。(视频文字内容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第六,当分配给14亿人之后是什么状况呢根据国际标准,人均淡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按全国来计算,平均每人2240立方米,为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轻度缺水状况。但是按省份来计算,我国实际有16个省级行政区达到严重缺水,有6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到极度缺水,全国每年都有上千万人饮水困难。我国水资源分布也严重不均衡,81的水集中在仅占国土面积36.5的长江流域。其余63.5的地区可怎么办呢在淡水资源已经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全国又有46.5的河流受到污染,令这一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另外,沿海地区地下水受到海水入侵,多个城市由于过度使用地下水而出现地面塌陷,这又使我们不得不减少地下水的使用。因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需要你和我的共同努力。)师看完视频,你得出什么结论生原来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体来说还是不够的,有的地方尤其缺水。我们国家看起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好像还可以,但仍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生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3.6亿立方千米。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生我还知道了我国的淡水储量其实并不少,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如果算到人均,我国又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师看来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淡水资源的信息,如果要这样交流,恐怕再给一节课时间也不够。怎样和同学们分享更多的信息呢我们可以用知识小报来记录我们的探究结果。知识小报就是手抄报的一种,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形式。知识小报可以是手抄,也可以是电脑打印。下面就让我们来制作一张自己的知识小报。阅读教材,想一想,制作知识小报要注意些什么生主题要突出,一份小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能是杂乱无章。生要注意版面工整,可以适当做一些插图装饰。生内容要丰富些,才能吸引读者。师嗯,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全,课后就请大家收集整理素材,制作一份关于“淡水资源”的知识小报。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知识小报的展示交流活动,评比一下哪些小组做得更好。师在这节课中我们有了哪些收获生我知道了淡水也可能含有一点盐,只是含盐非常少。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淡水。生我知道了目前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水资源很少的一部分。生我还学会了做模拟实验。师对,像这样数量非常庞大,我们无法直接进行实验的,可以找类似的物体进行模拟实验,从中发现一般规律。【教学反思】这一课是通过选择淡水咸水活动、文献研究、模拟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淡水资源对人类来说重要而稀缺,最后学习制作知识小报进行交流。内容虽然简单,其实不太好上,稍不留意很容易上成枯燥的讲授课。备课时本来想让学生先充分交流,再安排模拟实验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当有两个学生谈到类比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把模拟实验提到前面来,正好帮助学生理解了淡水资源在地球总水量中所占比例,从而加深对淡水资源珍贵的理解。这一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锻炼。【总结点评】学会倾听也是本单元表达交流的一项训练目标。正如交流是双向的,倾听也是多维度的,不仅要求学生要倾听老师,也要培养学生倾听其他学生,明白了他人不同的观点,有利于明晰或更正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学生才有锻炼的机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课中教师很好地注意到了“倾听的教育”,首先是教师耐心倾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表达;其次,教师又能根据学生的表达适时调整课堂结构,在学生提到模拟实验时,随即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模拟实验,实验后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地进行汇报交流,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