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公开课课件(江苏李老师部级优课).pptx

返回 相似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公开课课件(江苏李老师部级优课).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公开课课件(江苏李老师部级优课).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公开课课件(江苏李老师部级优课).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公开课课件(江苏李老师部级优课).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5《守株待兔》公开课课件(江苏李老师部级优课).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耕,井,耒,,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 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习六书,明句读。” (停顿),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习六书,明句读。” (停顿),,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绘本配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sng gng sh li j,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自主学习任务 1、为绘本中的第三、四、五页图配上合适的古文。 2、和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理由。,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连一连,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连一连,兔走触株,折颈而死。,sng gng sh li j,兔走触株,折颈而死。,sng gng sh li j,(跑),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黄猫奋起追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A黄猫 B白猫 C黄猫、白猫,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A龟 B兔 C龟和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连一连,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连一连,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农夫啊农夫,你可真是...... 农夫啊农夫,你怎么能..... 农夫啊农夫 ,俗话说.....,农夫,我要送给你一个“___ ”字,希望你以后___ ___ 。,宋国有个农夫。 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于是农夫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 株 待 兔,南辕北辙 hn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yu 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w ch “吾欲之楚。” 臣曰“君 x 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 y y 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 1、大行宽阔的道路。 2、方正在。 3、北面向北方。 4、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5、之到去。 6、楚楚国。 7、将又。 8、奚为何。 9、用费用,钱财。 10、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 术高超。,,,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读一读自由朗读,注意停顿,借助注释,读懂古文。 2、想一想到古文中找一找故事对应的意思,和小组同学配合文白对照读一读。 3、说一说和四人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南辕北辙 hn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yu 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w ch “吾欲之楚。” 臣曰“君 x 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 y y 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 1、大行宽阔的道路。 2、方正在。 3、北面向北方。 4、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5、之到去。 6、楚楚国。 7、将又。 8、奚为何。 9、用费用,钱财。 10、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 术高超。,,,南辕北辙 hn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 yu 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w ch “吾欲之楚。” 臣曰“君 x 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 y y 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说一说和四人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坐车人啊,你可真是 。,作业 1.给家长背诵守株待兔这篇小古文。 2.到中国古代寓言中找一找、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寓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