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2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培养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是哪三个呢有哪些文人墨客在这些地方留下了诗词歌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指的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形象生动,令人神往;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人肺腑,让岳阳楼名震天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让岳阳楼名震天下的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岳阳楼记。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之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任颍州途中病死。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写作背景1045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扩修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目标导学二梳理文言字词,疏通文义1请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义。2积累文章中常见的文言现象。【一词多义】1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5一一碧万顷数词“一” 长烟一空全6极南极潇湘至、到达 此乐何极尽头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词类活用】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特殊句式】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2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句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句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目标导学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尝试划分朗读节奏。以第二段为例,标示节奏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教学提示】概述文言文节奏划分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总之,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就必须以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为前提,再根据朗读停顿的规律综合分析判断。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以达到充分理解文意的目的。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咱们通过朗读和翻译,大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今天咱们来细致地感受一下这篇千古美文的魅力。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内容。明确全文共5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该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二层34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第三部分5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2思考本文围绕哪个字进行构思,并依据其对应的哪两句话进行内容叙述明确“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异二者之为”目标导学二抓住“异”字,解读内容解读“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文中“览物”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淫雨霏霏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渔歌互答。先设定写景范围,突出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的特点。再具体描绘一组色调暗淡、意境悲凉的景物和一组色调明丽、意境和美的景物,为体现“迁客骚人”的情感张本。2分析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明确总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和“吞”化静为动,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反映出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得无异乎”有什么作用明确“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承接上文对岳阳楼全景的描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下文对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的描述,同时为结尾的议论做了铺垫。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异”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异”的明确景暗而悲,景明而喜。作者用“淫雨”“阴风”“浊浪”为主景,写就了一幅日星无光、“山岳潜形”、“樯倾楫摧”、暮色沉沉、“虎啸猿啼”的画面,渲染出极“悲”的气氛。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的画面,渲染出“喜”的气氛。5请选择一处景物描写,再现画面。只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可适当添加想象,营造意境示例参考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在夜间,有时湖面上蒸腾着的雾气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直扑下来,晚风皱起满湖涟漪,微微闪动着金色,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温润而剔透的玉璧,弥散着融融的光晕。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有何目的明确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目的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下文情感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解读“或异二者之为”1“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相对什么而言的其“异”在哪明确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本文最后一段是文章的核心段落,请你说说拥有“古仁人之心”的人拥有怎样的忧乐观。明确在“忧”时,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乐”时,要“后天下之乐而乐”。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仍值得学习。4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有何用意明确表达了作者曲高和寡的孤独之感;表明与“我”一样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人很少,暗含对当时黑暗政治的讽刺;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背景链接】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好友滕子京很有才干,但是遭人排挤,被贬岳州,情绪特别低落。范仲淹与他关系很好,担心他因为一时情绪,酿成祸端。于是借写楼记之机,规劝好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目标导学三探究与赏析,把握艺术特征1范仲淹没有真的到过岳阳楼,只是借滕子京送来的一幅画便创出如此名篇,倘若范仲淹真去了岳阳楼,是否还能创作出如此佳作呢明确观点一能创作出来,因为作者心怀天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因此,若范仲淹见过岳阳楼,仍旧能创出此类脍炙人口之佳作。观点二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便没有意思,这才让范仲淹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的做法,另说他的一套。但见过岳阳楼风景之人,难免为其美景所震撼,也许反而写不出“古仁人之心”的文章。2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明确从全文的结构来看,本文第一段为叙述,第二、三、四段为写景,最后一段发表议论。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率全文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这是一篇独到的议论文。3你一定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到文章读来朗朗上口,除了抒情真切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明确也因为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同时也增加了朗读的流畅度。三、板书设计岳阳楼记1作记缘由叙事2概写洞庭美景 描写3览物之情悲喜 抒情4胸怀抱负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用“异”字连缀全篇,脉络清晰,学生理解较容易。2注重景物描写,让学生能够适当发挥想象,提升审美层次。不足之处朗诵活动的安排比较随意,如果在教学中能注重利用朗读让学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会更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