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期末真题卷(二)用时120分钟 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臣(chn)抵御(y)筛选(shui)眼睑(jin) B.一亩(mu)悄然(qio)凛冽(ln)梭子(su) C.偏僻(b)绰号(chu)酿酒(ling)馈赠(ku) D.誊写(tng)嫉妒(j)执拗(ni)枝杈(ch)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来到长白山顶上,我们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领掠了壮丽的北国风光。 B.涨潮了,渔船在夜慕中缓缓走进人们的视野,给细软的沙滩带来一抹悠然。 C.没有片刻迟疑,也没有丝毫胆怯,他镇定自若,完成了精湛的高空表演。 D.那个工厂偷工减料制造的劣质皮鞋,工商部门已全部没收和消毁。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自从建了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早已让人刮目相看了。 B.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有的人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内忧外患,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D.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记者们众星拱月般围着采访他。二、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1.林杰的乞巧和秦观的鹊仙桥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创作的诗词。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句让我们懂得了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3.“鲨鱼游速极快,最高每小时可达70公里这个速度是百米奥运冠军速度的近2倍。” 这句话用到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 )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中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描绘了秋山晚景明净清 的画面。 ( )3、 读拼音,写词语。(8分) h xio nn y zh xn1.与 而过的流星体相比,光的速度快得令人 。 rn xn jn li2.我不 看着母亲用 的手指数着揉得皱皱的毛票。 yn b xin kng 3.地道的出口也开在 的地方,有的在旁边挖一个 ,拐弯的地方 m hu挖一些岔道,用来 敌人。4、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2分) 2.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虽然日记里的文字并不优美,并且那些成长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很值得回味。3.根据要求用“果实”一词写句子。(2分) 当表示“植物的果皮和种子的器官”时 当表示“努力的成果”时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8分)1.“王师北定中原日, ”摘自 ,作者是 。2.“ ,直把杭州作汴州”摘自题临安邸,作者是林升。3.“我劝天公重抖擞, ”摘自己亥杂诗,作者是龚自珍。4.“ ,穿尽红丝几万条”摘自 ,作者是林杰。5.“问渠那得清如许 ”摘自观书有感(其一),作者是 朱熹。6、 语言实践。(4分)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多参与劳动,给孩子支付劳务报酬,如扫地一次支付1元,刷 碗一次支付2元对这种做法,你是怎么看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50字) 7、 阅读理解。(24分)(1) 白 鹭(10分)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将下面的字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2.本文赞美的是白鹭,为何要在文中加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3分) 3.课文第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3分)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B.文章中第段和第段在行文中是首尾呼应的关系。 C.文章第段运用了排比的句式,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协调的色彩。 D.“歌未免太铿锵了”是说其他鸟唱的歌太响亮了,以此反衬白鹭宁静悠然的美。 (二) (14分)王安忆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 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便只能跳脚注。 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教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后来,我和姐姐先后下乡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一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了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一周三次上英语课。我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个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父母对我严加管教,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注“跳脚”指的是因焦急或发怒而跺脚。)(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2月刊 有删改)1.请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2.对文章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作者的一篇自传类文章,讲述作者对妈妈管教方式的感悟。 B.作者的妈妈是一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了解孩子志趣的母亲。 C.本文把“风筝”比作作者,把“风筝线”比作妈妈对作者的关爱和管教。 D.妈妈对作者写作的要求极其严格,作者最初的写作也有赖于她的指点。3.“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对妈妈的放手不管心生不满,期望妈妈能陪伴左右。 B.不论怎样,对作者的不听从管教,妈妈不再有怨言了。 C.作者脱离妈妈的管教后,不管结果如何,她再也不抱怨妈妈了。 D.没有“风筝线”的束缚,作者失去了对人生的追求,也不再有怨言了。4.简要概括作者两次跳脚的原因。(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5.联系全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家长的关爱与管教的认识。(4分) 8、 按要求写作。(任选一题,40分) 著名作家汪曾祺有一本书叫生活,是很好玩的,他说,我们应该对生活的兴趣广一点,一草一木皆有生活趣味,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在这本书里,汪曾祺笔下的美食、草木虫鱼鸟,无不动人。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物,请你介绍一种你认为有趣的事物,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00字。 30.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有趣的人,或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或是幽默机智请你写一个你认为有趣的人,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一、1.D 2.C 3.D二、1. 2. 3. 4.三、1.呼啸 难以置信 2.忍心 龟裂 3.隐蔽 陷坑 迷惑四、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他带我们去游泳。 2.提示将“并且”改为但是。 3.示例秋天到了,果树上结满了果实。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摘得胜利的果实。五、1.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陆游 12.暖风熏得游人醉 3.不拘一格降人材 4.家家乞巧望秋月 乞巧 5.为有源头活水来六、言之有理即可。7、 (一)1.C 2.通过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对比描写,来 衬托白鹭的色素配合、身段大小的适宜。 3.水田钓鱼图 独立枝头图 黄昏低飞图 4.D(二)1.风筝 2.B 3.C 4.对于妈妈给“我”辅导功课时 讲的话,“我”想不出任何的道理来反驳。 写作时和母 亲有意见不同之处,却总不如她合乎逻辑。 5.言之 有理即可。八、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