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物理试卷.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期末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中)1(3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脚的长度约10cm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mC步行的速度约15m/s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2(3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长笛演奏者吹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长度从而改变长笛的音色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响度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3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规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涵养心灵。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4(3分)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5(3分)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D6(3分)目前,移动支付已经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面对摄像头,系统自动拍照,扫描面部特征,确认身份信息后,即可完成交易。无需钱包或手机,整个交易过程不超过5s。关于“刷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刷脸”过程中,人脸是光源B系统自动拍照的像是正立的C扫描仪获取的信息是人脸反射的光再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形成的D“刷脸”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7(3分)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8(3分)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9(3分)把相同质量的酒精、水、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已知盐水水酒精,则液面最高的是()A酒精B水C盐水D无法判断10(3分)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A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B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C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D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11(3分)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2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A向右调平衡螺母B直接记录结果为20gC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的砝码D向右调游码12(3分)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小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18分)13(2分)如图所示是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是 cm14(2分)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 (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热,实现快速灭火。15(2分)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校园旗杆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的过程中,影长将 (选填“增长”“不变”或“缩短”)。16(3分)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17(3分)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选填“实”或“虚”)像。上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选填“物距”或“像距”)。18(2分)如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250ml。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 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2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体积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20(2分)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出水在 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共26分)21(2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22(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3(4分)请在上图甲、乙方框中画上合适的透镜。24(6分)沈精致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 (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该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上。(3)如图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零刻度线处,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4)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5)小宇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 26(6分)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明和小华用如下实验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求(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2)他们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4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 g、盐水的体积是 cm3、盐水的密度为 kg/m3,他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另一个烧杯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为盐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四、应用题(共3小题,共20分)27(6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1)汽车全程通过的路程是多少m(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8(6分)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求(冰0.9103kg/m3,水1.0103kg/m3)(1)1m3冰的质量是多少kg(2)1m3的冰完全熔化后,其水的体积是多少m329(8分)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2019-2020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中)1(3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脚的长度约10cm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mC步行的速度约15m/s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B、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cm0.5m左右,脚的长度接近步幅的一半,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3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长笛演奏者吹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长度从而改变长笛的音色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响度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分析】(1)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2)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色辨别的,故A错误;B、长笛演奏者吹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长度,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会改变,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振幅不同,所以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C正确;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3(3分)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规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涵养心灵。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正确;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自然现象。4(3分)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分析】明确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然后分析各个选项形成原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比如日食、月食、手影、皮影、立竿见影等;A、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正确;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光现象中的综合题,涉及到光的反射、色散、直线传播等,分析时要分清选项是哪类光选项,并深究其成因,就可解答5(3分)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D【分析】人看到物体时,是因为光线进入人眼;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分析判断。【解答】解人看到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是由于从水中笔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笔被“折断”了,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且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根据人看到物体,说明光线进入人的眼睛。6(3分)目前,移动支付已经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面对摄像头,系统自动拍照,扫描面部特征,确认身份信息后,即可完成交易。无需钱包或手机,整个交易过程不超过5s。关于“刷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刷脸”过程中,人脸是光源B系统自动拍照的像是正立的C扫描仪获取的信息是人脸反射的光再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形成的D“刷脸”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2)(4)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都是倒立的;刷脸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数字型条码是黑白相间的图,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色光,而白色则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收银员将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器发出光线,根据条形码吸收和反射光的不同即产生与众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输送到电脑中。【解答】解A、人脸不能自身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都是倒立的,刷脸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BD错误;C、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之后,通过软件识别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而转换为数字信号,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及物体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是一道基础题。7(3分)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分析】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解答】解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靠前落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8(3分)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求出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解答】解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时,太阳的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体放在距此透镜30cm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点评】本题先求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9(3分)把相同质量的酒精、水、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已知盐水水酒精,则液面最高的是()A酒精B水C盐水D无法判断【分析】利用密度公式分析,水、酒精、盐水的质量相同,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密度小的液面高。【解答】解由题知,盐水水酒精,水、酒精、盐水的质量相同,由可知酒精的体积最大,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所以酒精的液面最高。故选A。【点评】分析该问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质量相同、杯子一样、比较密度的大小,得出液面的高低。10(3分)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A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B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C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D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分析】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解答】解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C正确。故选C。【点评】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温度越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11(3分)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2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A向右调平衡螺母B直接记录结果为20gC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的砝码D向右调游码【分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即称量前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何时调游码要根据测量的具体情况而定。【解答】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由于本次实验中,将2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说明已经非常接近平衡,可不必再加入10g的砝码,而是凭经验,可直接向右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故选D。【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并且使用时要灵活运用。12(3分)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小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分析】(1)用天平测质量时,应坐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固体的密度;(3)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A、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故A错误;B、此固体的密度8g/cm38103kg/m3,故B正确;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会不变,故C错误。D、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实验和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18分)13(2分)如图所示是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木块的长度是3.20cm【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中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与零刻线对齐,右端与3.2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20cm。故答案为0.1;3.20。【点评】在初中物理实验中,需要测量很多的物理量,但没有明确要求时,只有长度的测量结果需要有一位估读值。14(2分)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升华(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吸热,实现快速灭火。【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解答】解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故答案为升华;吸。【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5(2分)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校园旗杆的影子从早晨到中午的过程中,影长将缩短(选填“增长”“不变”或“缩短”)。【分析】(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找到反射角的大小;再确定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的变化,确定入射角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角的变化。(2)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在早晨影子最长,中午影子最短,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逐渐变短。【解答】解(1)根据图解,入射角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逐渐向法线靠近,入射角逐渐减小,则反射角也逐渐减小。(2)因为早晨的太阳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小,所以对同一物体,早晨时刻在太阳下的影子比中午长,故校园旗杆的影子,在早晨影子最长,中午影子最短,从早晨到中午的过程中,旗杆影子将缩短。故答案为减小;缩短。【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跟着减小。16(3分)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5度。【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无论放大镜的倍数多大,只能放大物体本身,但不能改变物体之间的角度。【解答】解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无论放大镜的倍数多大,只能放大物体本身,但不能改变物体之间的角度,所以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看到的角度仍为5。故答案为正立放大;5。【点评】本题考查了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7(3分)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实(选填“实”或“虚”)像。上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物距(选填“物距”或“像距”)。【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自拍杆可以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解答】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用自拍杆拍照时,增大了人与镜头间的距离,即增大了物距。故答案为凸;实;物距。【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中档题。18(2分)如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250ml。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0.3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知道纯牛奶的体积,又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根据mV可求出牛奶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解答】解纯牛奶的体积V250ml2.5104m3;,牛奶的质量为mV1.2103kg/m32.5104m30.3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仍为1.2103kg/m3。故答案为0.3;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密度公式的运用,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要注意公式mV中单位配套。19(2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体积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41。【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2)已知同种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球的体积之比,根据mV求出两者的质量之比。【解答】解因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体积球的密度之比为11;由可得,两球的质量之比。故答案为11; 41。【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特性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20(2分)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出水在4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分析】(1)分析图象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2)水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不变,根据判断其密度的变化。【解答】解(1)由图象知,水在4时体积最小;水的温度变化,其质量不变,则根据得,4时密度最大,所以其密度是先变大后变小。故答案为4;先变大后变小。【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密度和体积与温度的关系,要正确分析图象,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同时涉及到了质量的性质。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共26分)21(2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22(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可以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图中已画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左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作图,在做光路图时,要注意细节光线要画实线,并且有箭头表示方向;若告诉了入射角,要标明反射角。23(4分)请在上图甲、乙方框中画上合适的透镜。【分析】判断透镜类型的关键是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如果光线被会聚了就是凸透镜,如果光线被发散了就是凹透镜。【解答】解将入射光线进行延长,延长得到的光线与折射光线进行比较甲图,将入射光线进行延长,延长得到的光线与折射光线进行比较,折射光线变得会聚,所以该透镜为凸透镜;乙图,将入射光线进行延长,延长得到的光线与折射光线进行比较,折射光线变得发散,所以该透镜为凹透镜;如图所示【点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判断出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发散还是会聚,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24(6分)沈精致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掌握等效替代法,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用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2)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等于物距,物像等大。【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电池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大小不变,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较薄;大小;(2)未点燃;(3)不能;虚;(4)不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25(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如图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零刻度线处,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4)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正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5)小宇同学用由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代替蜡烛作为发光体,他把发光二极管放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成清晰的像,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下面的A【分析】(1)通过甲图所示的现象即可确定该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4)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