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在下表中对应的题号下面)1(2.5分)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2.5分)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gB丹江口市冬天最低气温约为30C蜗牛爬行的速度约0.5m/s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3(2.5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4(2.5分)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5(2.5分)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2.5分)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7(2.5分)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8(2.5分)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D510s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9(2.5分)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10(2.5分)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3分)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12(3分)小明同学身165cm,早上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镜中像为 (选填“实像”或“虚像”),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13(3分)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 而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 ,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3分)如表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 min,通过的路程为 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 m 总步数2250步步频150步/分钟时速8.10千米/小时消耗124大卡15(3分)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16(3分)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lg,体积30cm3,b的质量54g,体积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 (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kg/m3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体积为50cm3,给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118g,则该空心球的质量为 g。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3分3分3分3分3分3分6分24分)17(3分)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8(3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测得铅笔的长度为 cm;体温计示数为 19(3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 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20(3分)陈帅和实验小组成员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他们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2)纠正错误后,陈帅观察到水中气泡如图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3)陈帅观察到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撤去酒精灯后,他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21(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远视眼,可将凸透镜向 移动少许。22(3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填“A”、“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4)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其目的是 。23(6分)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 kg/m3。四、计算题(24题6分,25题7分,共13分,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及计算结果)24(6分)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很开心。他想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正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坐在车上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的时间是20s。则(1)则动车的速度为多少(2)已知车长20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多少(3)动车全部在桥上运动的时间为多少25(7分)燃烧1L(即103m3)的汽油,会产生约2.4kg的二氧化碳,因此,我们感受到燃油汽车为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更要关注它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设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求(1)1L汽油的质量;(2)东风某型号油罐车额定满载质量为7t,若装满汽油,该车油罐内汽油的体积;(3)7t的汽油全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2019-2020学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在下表中对应的题号下面)1(2.5分)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分析】(1)(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D、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2(2.5分)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gB丹江口市冬天最低气温约为30C蜗牛爬行的速度约0.5m/sD多数人脉搏跳动100次用时约15min【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块橡皮的质量约6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丹江口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故B不符合实际;C、蜗牛爬行的速度非常慢,不超过0.5cm/s。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00次的时间接近90s1.5min。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3(2.5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都无法听到,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解答】解A、声音是一种波,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B错误;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与能量、次声波等知识,理解知识点解答简单。4(2.5分)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4)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解答】解AB、太阳发出的光从空气照射到定日镜面上时会发生反射,但没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不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B错误;C、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经过定日镜后光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D、一般情况下,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变,所以光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塔式光热电站考查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几种光现象,并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5(2.5分)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树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错误;B、楼台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6(2.5分)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A、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感到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A正确;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故B正确;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C错误;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7(2.5分)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等距、垂直、虚像;(2)平面镜的应用是成像,且能改变光路。【解答】解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用于成像,故正确;无论是虚像还是实像,都可以用照相机拍摄,故错误;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故正确。故正确,错误。故选D。【点评】知道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8(2.5分)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D510s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1)由图象可知物体运动5s时对应的路程;(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从图象得出前5s内、在1020s内通过的路、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并比较大小;(4)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由图象知,物体运动5s时对应的路程是2.5m,所以5s通过的路程是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0.2m/s,故B正确;C、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12.5m,则速度为v10.5m/s,物体在1020s内通过的路程s24m2.5m1.5m,则速度为v20.15m/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1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2.5m1.5m,所以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物体在510s处于静止状态,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应能通过图象得出物体所做的运动状态和各段及所经历的时间。9(2.5分)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解A、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老花镜也是凸透镜,属于同一类透镜,故A正确。B、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B正确。C、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菜花大些,则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的焦距需调得大些,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评】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10(2.5分)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分析】由图象知横轴代表物质体积,纵轴代表质量,取某一体积V,在图中得出甲、乙的质量,根据质量大小得到质量与体积比值大小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比较甲、乙两物质的密度关系,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当甲、乙的体积都为V20cm3时,m甲m乙,由可知,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当甲、乙质量都为10g时,乙的体积为20cm3,甲的体积为1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图象和控制变量法(同样的体积比较质量)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3分)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3分)小明同学身165cm,早上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165cm,镜中像为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720。【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5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65c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故答案为165;虚像;720。【点评】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基础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13(3分)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放热;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凝固,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该过程中放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该过程中放热。【解答】解自然界的雪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造雪机喷射出水雾,微小的水滴遇“冷空气”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故答案为凝华;放;凝固。【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记住变化前后的物质状态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如表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15min,通过的路程为2.025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0.9m 2250总步数步150步频步/分钟8.10时速千米/小时124消耗大卡【分析】由数据截图可知,知道跑步步数、步频,可求跑步时间;知道时速,利用v求跑步距离;跑步距离除以跑步步数可得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解答】解由数据截图可知,跑步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跑步时间t15min0.25h,由v得跑步距离svt8.10km/h0.25h2.025km2025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L0.9m。故答案为15;2.025;0.9。【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认真阅图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15(3分)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望远镜(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分析】(1)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2)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头。(3)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所以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屏幕中只需要红、绿、蓝三种颜色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和摄像头的原理为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摄像头成像的原理相同;故答案为绿;凸;望远镜。【点评】此题涉及到色光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特点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6(3分)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lg,体积30cm3,b的质量54g,体积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a(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2.7103kg/m3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c,体积为50cm3,给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118g,则该空心球的质量为108g。【分析】(1)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a、b两球的密度,再比较密度的大小,密度大的体积小是实心的,反之是空心;(2)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空心球金属的体积,然后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3)设空心球的质量为m,根据空心球的体积加水的体积等于空心球的体积列等式求出空心球的质量。【解答】解(1)a、b两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a2.7g/cm3,b2.16g/cm3,因为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空心金属球的密度,所以,a球是实心的,b球是空心的,且金属的密度a2.7g/cm32.7103kg/m3;(2)设空心球的质量为m,金属的体积加水的体积等于空心球的体积,V球VcV水50cm3,即50cm3,带入数据得50cm3,解得m108g。故答案为a;2.7103;108。【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这也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3分3分3分3分3分3分6分24分)17(3分)如图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法线,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点评】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18(3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得铅笔的长度为7.50cm;体温计示数为37.5【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温度计的读数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数时从绝对值小的向绝对值大的读。【解答】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8.50cm对齐,铅笔的长度L8.50cm1.00cm7.50cm;(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此时体温计的读数是37.5。故答案为1mm;7.50;37.5。【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属于基础题目。19(3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3)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用手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3)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20(3分)陈帅和实验小组成员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老师发现他们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高。(2)纠正错误后,陈帅观察到水中气泡如图乙所示时,水已经沸腾(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3)陈帅观察到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撤去酒精灯后,他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分析】(1)在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当碰到容器底直接受热,所以温度会很高;(2)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3)水的沸腾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解答】解(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高;(2)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由此可知图乙为沸腾时的现象;(3)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故答案为(1)高;(2)已经沸腾;(3)吸热。【点评】此题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难度不大。21(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照相机(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远视眼,可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少许。【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使应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根据物距大于像距时,由此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分析。(3)远视眼是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少许。【解答】解(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2)由图可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大于光屏到凸透镜距离,即物体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远视眼是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少许,物近像远,像承在光屏后面,可模拟远视眼。故答案为主光轴;缩小;照相机;左。【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22(3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