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2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课时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2019安徽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出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革命B.控制西欧C.遏制苏联D.称霸世界2.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亚非国家的崛起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3.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西欧各国由于日益依赖美国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经济援助,不可避免地被纳入美国的阵营中。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让欧洲的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人开始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这一次绝非某一国的独霸称雄,而是整个欧洲实现联合,共谋和平发展。这里叙述的是A.欧洲走向联合源于对历史的反思B.国际格局的演变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C.美国和苏联的争霸导致欧洲开始进行反思D.法、德等国领导人的远见推动了欧洲的联合4.2019宜宾改编下表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年代美国西欧日本其他1950年1951年48.620.81.6291970年37.8328.89.523.871990年1991年33.337.018.211.5A. 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超过欧美B.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C. 西欧始终占据工业主导地位D. 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5.“日本战后初期摆脱经济困境,走上恢复发展的道路,是与朝鲜战争及美国对日特需订货分不开的。”材料论述了A.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B.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C.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条件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6. 20世纪70年代,日本工人实现充分就业,并且每年可拿到多于4个月工资的奖金。彩电、冰箱、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电磁炉等进入普通家庭。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 B.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日本经济发展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 D.日本国民当时已实现了共同富裕7.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1870年1998年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A. B. C. D.8.随着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加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多数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年经济增长率都在3-5之间,工业发展的年增长率超过了6,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这里论述的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保障C.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增长最快9.从1985年3月至1990年10月,短短五年多的时间,苏共中央曾先后推出12套经济改革计划,这些计划大都欠缺科学规划,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调研和评估,甚至前后内容相互否定。这说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A.缺乏人民的支持 B.政策太盲目,随性而为 C.政策不全面 D.执行力不够坚定10.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承认各民族有权决定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机构,各加盟共和国有权脱离苏联。实际上,苏联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但怎样才能使各加盟共和国自愿留在联盟内,并保证它们行使自己的主权,苏共领导没有认真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解决。这无疑为联盟的解体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A.国家建制上存在巨大缺陷 B.西方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C.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D.苏共让出了文化舆论阵地11.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完全肯定B.全盘否定C.客观对待D.不置可否12.2019宿迁某班开展探究性学习,收集了“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万隆会议”“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等材料。据此判断,其探究活动的主题可能是A.动荡的中东 B.社会主义探索 C.冷战中的对峙 D.亚非拉的振兴13.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亚非国家间经济与文化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等问题,提出作为国家间和平相处、发展友好合作的基础。“”填写的内容是A.独立自主 B.十项原则 C.合作共赢 D.“求同存异”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占领国美国每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 000吨大米才能保证尽可能地少饿死人。然而,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1958年,日本政府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5年1970年培养出19万名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博士占博士总数的88。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最先大量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了科技的研发和创新。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一中日本国内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指出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什么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上的法、德战争不断,积怨颇深,它们能否和解将直接影响欧洲联合的成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阿登纳考虑到,只有法、德两国走出冤冤相报的历史怪圈,建立和平友好的两国关系,法、德乃至欧洲的发展才有前途。1949年11月3日,阿登纳在接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演说“我决心要以法德关系作为我的政策的一个基点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由此表达了与法国重建友好关系的愿望。法国对双方的和解也持有积极态度。材料二1958年8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科隆贝双教堂举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双方首脑对未来两国关系作出了展望。阿登纳首先谈到,“欧洲不可以落到只能仰赖美国的地步”,在两极格局下,欧洲必须团结一致,首先要“加强法德友好合作”。双方的会谈异常热烈,彼此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材料三1963年1月22日,联邦德国与法国在爱丽舍宫签署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即爱丽舍条约,形成了两国就外交、防务、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条款。有人甚至认为,该条约“从根本上消除了西欧国家之间的战乱祸根”。法、德和解与欧洲一体化的紧密结合,使得该条约直接推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1根据材料一指出,直接影响欧洲联合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3上述材料和题目涉及的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1.D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跃居世界首位。为了称霸世界,美国动用一切非军事化手段,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冷战。故选D项。2.C3.B解析 题干材料描述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等均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有关,这也是促使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4.D解析 表格中显示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是48.6,20世纪70年代为37.83,而到20世纪90年代则为33.3。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减小,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故选D项。5.B6.B解析 题干材料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民众生活的现代化,这说明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7.B解析 本题要求准确判断“代表日本国民经济发展的折线”,结合教材中“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这一信息即可确定正确答案为B。8.B9.B10.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题干第一句表明苏联的政治制度已经埋下苏联解体的祸根,这说明苏联的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11.C12.D13.B14.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美国的扶持、义务教育的实施、重视科技和人才的培养等。3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行相应人才和技术的培养。15.1历史上的法、德战争不断,积怨颇深。2法国与联邦德国双方领导人的远见;法国与联邦德国双方领导人的会晤和推动;联邦德国与法国签订了加强全面合作的相关条约等。3战后法、德关系改善与欧洲的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