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0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时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2019鄂州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下列主题最符合笔记内容的是1时间1953年1957年2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3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2.苏联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其模式在当时被视为成功的典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把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战略视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而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视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可见,“一五计划” 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环境的制约B.改变中国重工业落后状况的需要C.适应农业合作化需求D.受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3.2019自贡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4.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5.近年开会,从1954年起连续12次当选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再也不是“画圈儿了事” 了,每次开会前,她都会走访周围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带到会上;开会时,则认真审议各项报告,她要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说话,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从申纪兰作为人大代表的成长经历中,可看出人大代表发生的变化是 A.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B.代表日趋老龄化,缺乏朝气和动力C.农民代表比例提升,更具广泛代表性 D.专业化程度加深,综合素质提升6.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课堂上正在展示主题式复习课,板书上分别写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据此判定这一学习主题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7.右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一五”计划实施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的进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8.“1953年,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是国家发展重中之重 B.互助合作运动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C.我国土地改革运动进展顺利 D.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9.2019唐山路北区一模毛泽东在1956年的一次国务会议上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力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段话体现出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A.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发展 B.使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C.使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所有制D.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右图反映的会议A.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1.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先后视察了河北、河南和山东等省的一些农村。9日,他在山东同当地负责人谈关于办大社的问题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上述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一些地区相继出现联乡并社转公社的热潮。材料旨在说明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因素是A.决策者的作用 B.农民的态度 C.外部势力的干预 D.经济发展程度高低12.20世纪50年代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公鸡孵小鸡”,使母鸡有更多时间下蛋。与这些所谓的“奇迹”密切相关的事件是A.“包干到户”运动B.“大跃进”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3.下图是1956年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14.为提高钻井质量,他和科技人员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他还在多年的钻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钻井绝技”,能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他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经常向工人强调“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他”应是A.焦裕禄B.雷锋 C.王进喜D.邱少云15.“饭票”是由军队或单位后勤、学校食堂或餐厅等发放的,供人们领取食品的凭证。下列饭票发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16.下列是八年级1班同学举办“感动共和国”历史人物探究活动中搜集中国现代史中重要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请阅读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ABC1请完成相关的表格,要求填写历史人物的姓名、所在领域、主要历史事迹和人们对他们的评价。要符合史实,言语简洁生动。任选一个人物即可领域历史人物主要事迹人物评价材料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做到“六个不能”,即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摘自人民日报“习近平提评价毛泽东6原则”2为了整理上述历史人物的研究性报告,八年级1班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不同同学对人物的评价不完全相同,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解决生产资料匮乏的问题,早在解放区时期,李顺达就和6户农民成立互助合作组,将各家的生产工具集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个经验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1951年12月,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中,毛泽东亲自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二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带动力。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鼓励农民成立互助组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政府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不断富裕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你认为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18.探究问题。材料一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材料二中国“一五”计划编制大事记时间主要史实1951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立由周恩来、陈云等人组成的五年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在李富春的具体组织下进行了第一次粗线条的试编工作,提出了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195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中财委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纲要1952年中财委开始第二次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8月中央组织代表团访问苏联,苏联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设备1953年中国按照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况1954年历时近四年,五易其稿,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完成初稿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一五”计划。由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一五”计划在实施两年半后才最终定案材料三“一五”计划是我们党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国是一个大国,资源没有调查,技术水平很低,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又没有编制长期建设计划的经验”。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1954年10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且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据材料一,“一化”指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的编制过程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有哪些19.苏联和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都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三改”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二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戈尔巴乔夫说 “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陆南泉等苏联真相2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材料四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据材料二、材料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建设工业化道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实施时间在1953年1957年,且主要任务就是发展重工业,为此答案选A。2.D解析 从材料中“其模式在当时被视为成功的典范”“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视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信息说明中国实施一五计划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为此答案选D。3.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依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中国工业发展迅猛增长,为此答案选D。4.C解析 从材料可知,毛泽东希望保留政协,但它已不再是权力机关。这说明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由国家权力机关演变成政治协商机构,该情景出现在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故选C。5.A解析 从材料中“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可知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参政素质不断提升,为此答案选A。6.C7.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材料中的“合作化”“公私合营”都与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上述内容都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为此答案选B。8.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中共中央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的信息说明我国互助合作运动一直就处于党的各项决议和方针指引之下,为此答案选B。9.A10.D11.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他在山东同当地负责人谈关于办大社的问题”“上述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的信息说明我国出现联乡并社转公社的热潮的主要因素在于毛泽东的推动和鼓励,为此答案选A。12.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从材料中“试验“公鸡孵小鸡”,使母鸡有更多时间下蛋”的信息可知高指标、浮夸风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典型标志,为此答案选B。13.D14.C解析 从材料中“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填满式钻井法”的信息再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只有王进喜是石油工人,为此答案选C。15.A16.1A领域工业领域;历史人物王进喜;主要事迹为大庆油田的建成,做出杰出的贡献;人物评价“铁人”。B领域科技领域;历史人物邓稼先;主要事迹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人物评价两弹元勋。C领域农业;历史人物袁隆平;主要事迹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人物评价杂交水稻之父。2原因视角不同;立场不同;占有的材料不尽相同。原则公平、全面;一分为二的原则。17.1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原料和粮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2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3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符合农民的利益;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8.1新中国工业化。2修订时间长,不断补充修改;或边修订边执行原因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资料不全;基础设施薄弱。19.1意义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作用为粉碎法西斯奠定物质基础。3相同都注重发展重工业。不同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