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1饱和溶液同步练习题.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1饱和溶液同步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1饱和溶液同步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后达标训练 9.2.1饱和溶液同步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2.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水 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 D.加入氯化铵晶体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4.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溶液质量变大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5.20 时,将一瓶KNO3饱和溶液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该物质的晶体得到甲溶液,将另一份溶液加热至60 得到乙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份溶液都仍是饱和溶液B.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溶液的质量减少D.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6.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7.20 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放入1 gCaOH2固体搅拌,静置,有白色沉淀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无色溶液 B.是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 D.是浓溶液8.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在相同的温度下,向4个烧杯中加入20 g、15 g、10 g、5 g的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填序号1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是否也全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溶液内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示数____________;2如果加入蒸馏水,示数____________;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示数____________。10.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 、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 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 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升温 降温 加溶质M 加水 加另一种固体N 恒温蒸发水与40 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知能提升】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20 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其中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BCD加入食盐的质量g5153540所得溶液的质量g1051151351363.有t 时浓度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液甲和乙,甲溶液为80 g,乙溶液为60 g,将它们恒温蒸发20 g水后,甲刚好饱和,则关于乙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仍是不饱和溶液B.也刚好是饱和溶液C.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D.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5.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表温度255095溶解的质量g0.170.956.8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2 g放入烧杯中,加入25 、100 g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待样品充分溶解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所得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就可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作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创新】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将一杯70 时的溶液不断冷却,测定在不同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后绘制了如下关系图。1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如何变化270 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吗为什么3该溶液在大约多少摄氏度时成为了饱和溶液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A。过滤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无法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解析】选D。向氯化铵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仍不饱和;搅拌不会改变溶液的性质;由于加热会使氯化铵不饱和溶液中溶解更多的溶质,因此溶液仍不饱和;加入氯化铵晶体至不能再溶解为止,此时溶液成为饱和溶液。3.【解析】选C。由于是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故不选A;随着不断加入KNO3固体,溶质的质量不断增加,当 达到饱和之后,溶质质量不变,正确的图像是C。4.【解析】选B。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温度不变,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在已经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加入的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质量不改变;在一定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对于NaCl而言已成为饱和溶液,但对其他物质而言为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其他物质。5.【解析】选B。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时不会继续溶解,溶液仍饱和,溶液质量不变;KNO3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变为不饱和溶液。6.【解析】选C。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没说是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饱和;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说明此时有不溶物,属于饱和溶液;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与浓度有关,与是否饱和无关。7.【解析】选D。CaOH2溶液是无色溶液;由于100 mL水中加入少量的CaOH2还不能完全溶解,说明该溶液中只溶有少量的溶质,属于稀溶液,因为溶液中有不溶的CaOH2存在,说明该溶液已达到饱和。8.【解析】1分析图示可以看出,A、B烧杯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说明溶液已达到饱和,C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D烧杯中溶解的溶质的量比C烧杯中溶解的溶质的量少。因此,不管C烧杯中的溶液是否达到饱和,D中所盛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A烧杯中所加的溶质的量比B烧杯中多5 g,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恰好溶解时,A中固体应有剩余。答案1A、B C D2不全溶9.【解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时,氯化钠不会溶解,溶液的密度不变,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示数不变;如果加入蒸馏水,则溶液密度变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小,示数变大;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氯化钾会继续溶解,则溶液密度变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示数变小。答案1不变 2变大 3变小10.【解析】不饱和溶液改变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过程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而65 析出晶体为零,65 50 之间析出晶体多少却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判断65 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40 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了加溶质、恒温蒸发水外,再就是降温,与40 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时,仍然为不饱和溶液。答案1无法判断 2【知能提升】1.【解析】选D。海水是食盐的不饱和溶液,引入蒸发池后,由于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不断蒸发,从而变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当水继续蒸发时,其中的食盐便以晶体形式析出。2. 【解析】选D。四个实验中的水的质量都是100 g。由D项中实验可知,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只溶解36 g食盐,即有4 g未溶解的食盐,因此所得溶液饱和;而前三个实验中加入食盐的质量均小于36 g,即所得溶液均不饱和。3.【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8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20 g多余的水,则6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多余水的质量小于20 g,故恒温蒸发20 g水的过程中会逐渐达到饱和,继续蒸发时便析出了晶体。4.【解析】选C。本题重点考查有关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由题中信息知,原食盐水的底部有少量食盐固体,故原食盐水一定为饱和溶液,A正确;萝卜块放入食盐水中,萝卜块会失水变软,萝卜块的质量一定减少,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B、D正确;溶液的水量虽然增加,能继续溶解食盐,但不一定能使杯底的食盐全部溶解,故C错。5.【解析】由于苯甲酸在25 、100 g的蒸馏水中仅能溶解0.17 g,故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由于有没溶解的苯甲酸,故溶液属于饱和溶液;趁热过滤是为了防止温度下降后苯甲酸析出,从而被过滤出来;滤液缓慢冷却至室温时,由于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减小,故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答案1常温下,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很小 饱和 2减少过滤时苯甲酸的损失3苯甲酸在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小6.【解析】通过观察法可知,试管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该温度下,硝酸钾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当溶液底部没有硝酸钾固体剩余时,也不能说该溶液就一定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因为此时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所以小明的判断是错误的。若要作出正确判断,可通过实验法,即向该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钾,搅拌后,若能溶解,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答案1试管底部还有硝酸钾固体2小明的判断不正确,因为该溶液可能恰好为饱和溶液3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看其能否继续溶解,若能溶解,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探究创新】【解析】由图示看出,当溶液由70 降温至55 时,一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55 t溶液温度70 时,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温度低于55 时就开始有晶体析出,说明此温度下溶液已经饱和;由于降低温度时可析出晶体,所以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答案1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不是,因为55 t溶液温度70 时,没有溶质析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55 。 - 11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