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无论是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二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而且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材编排特点1.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认识小数。教学时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多样化的认识过程。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2.以元、角等常用计量单位知识为载体来学习小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架构起形象支撑,沟通了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结合元、角、分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3经历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景(买蔬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会读写。2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感知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3.经历将分米转化为米并用小数表示的过程,学会用小数表示长度并会进行交流。4.能结合实际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5.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不进位、不退位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6.掌握进位、退位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理解其算理。7.初步感受到小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小数存在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学的意义。2.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感知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3. 结合生活实际能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4.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掌握进位、退位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难点1. 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感知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2.经历将分米转化为米并用小数表示的过程,学会用小数表示长度并会进行交流,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3.掌握进位、退位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理解其算理。 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小学生有很多生活经验以及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2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1)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是结合元、角进行计算。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要重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在小数加减法中的迁移。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一)1小数的初步认识(二)1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一)1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二)1整理与复习1机动1总计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