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6单元 简单的统计活动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认识条形统计图、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以及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一天用的纸”。不同与以往的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只是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例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2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描述。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统计表与统计图结合的方式。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另外,例题的呈现采用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会涂色绘制。2.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 根据统计数量对条形统计图涂色,并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难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描述。 教学建议1做好学段衔接、注意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第一学段,学生已经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表及象形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而本单元统计初步认识的教学,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例,例题的编排也是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既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是为生活服务的。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之前,要对第一学段的统计知识做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另外,在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各种统计知识的介绍为以后学习积累感性经验。2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内容,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越接近他们的生活、越具有时效性、越体现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他们越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统计内容,把它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抓住课堂中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巧妙加以利用,为教学内容服务,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统计知识是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的知识,统计知识不但有助于我们设计收集资料的计划,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其一般步骤为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呈现资料、解释资料。所以,统计课程设计应重在如何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统计过程。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充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学习需求,采用有实效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发展。3加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本单元例题和习题的设计信息量大、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不要让学生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3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课题课时简单的统计活动1一天用的纸1机动1总计3
展开阅读全文